第四十九章 牛渚矶合战(3/4)
眼下却只有小船出动?交战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这个地步,只靠艨艟、青雀这种小船,必然分不出决定性的胜负。可敌将却仍然不做总攻,这无非是有两种可能,一是敌军在前方布了陷阱,在等待自己主动出击,二就是另有援助在外,稍后便可能加入战场,继而逆转局势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想到这,黄权心中一动:吴人初来乍到,能设置什么陷阱?说白了就是想打个出其不意,必不可能有什么奇招。但说到外援,南面和建业的吴人有周不疑抵挡,必不可能出现纰漏,而整个江南战场众,只有自己麾下还有两万投降过来的吴人,那么周瑜的想法就呼之欲出了。虽然自己事先已经做了安排,将其中一万吴人打散编入各舰之中,但还有一万吴人保留有完整编制,且仍由邓当指挥。如今邓当也被他打发到最远离战场的右翼,一旦在战场上倒戈,后果恐怕不堪设想。
黄权号称名将,虽然心中为此着急,但面上仍毫无惊慌之色。他仔细盘算一番,邓当自投降以来,受天子厚待,直接授其中护军之职,不敢说绝对忠心,但感动肯定还是有的,而自己也在邓当身边设有密谈,观察他行踪,但没有发现他有奇怪的举动,说明此前还未与周瑜接触过,此时提前派人过去,是有可能稳住他的。
于是他立刻把岑光叫过来,黄权虽然着急但仍保持缓慢坚定的语调,将此时的形势分析给岑光听,然后对他说:“校尉,你带两艘船一百人去右翼,务必要稳住邓当,让他不与吴人接触,邓当在吴人中威望极高,只要他不下定决心,其余人绝不敢妄动!”
岑光听了这个命令,也不慌乱,反倒是一针见血地问道:“若是邓当顾念乡土之情,执意投贼,我又该如何?”
黄权亦有此担忧,做了少许的纠结后,他从腰间拔剑递给岑光道:“这是陛下赐给我的中兴剑,乃是孝灵皇帝赐给先帝的,如果邓当胆敢抗命,你就拿此剑斩了他,并看住其余诸将。”岑光见此剑如此神圣,立刻双膝跪下,极为郑重地接下。黄权说:“此番成败干系全在你手,不得有失!”岑光则慨然答道:“将军放心,我携此剑过去,必叫右翼不动分毫!”
岑光领命下来,立即召集在楼船前的两艘艨艟。自交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