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诽谤(3/4)
是收到了一封劝他回京的书信,里面根本没有别的内容,这不奇怪吗?这符合尚书台做事的惯例吗?」
郭淮低头盯着黑白棋子,仔细听着吴质的每一句话。
吴质又说:「陛下离开后,把全军事务交给周大都督处理,黄权和你共同参事。二十万大军就这么在江南停滞,你说遭遇连绵大雨,已经很困难了,打了败仗,也确实很正常,但是至于损失到这个地步吗?里面最要命的,就是温从事死后,江南和江北断了联系,这看似是吴军严防所导致的,但是长江如此长,江面如此宽,怎么会一条船都过不去?你我都是上过战场的,应该知道斥候难防这个道理。可偏偏吴军就做到了,这奇怪不奇怪?」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吴质停顿了一下,观察郭淮的反应。郭淮只是不断地翻动棋子,把它们都翻成反面朝上。吴质理了一下思路,继续说:「而且最奇怪的,还是死伤问题。周都督如此多智,即使遭遇险境,但到底已到了江边,有将士拼死护卫,想打赢不可能,但逃出来总是没问题的吧?结果他没有逃出来,连尸体都没有找到。而且找不到尸体的何止是他呢?十几万大军都死了!最后活下来掌控局面的是什么人?都是丞相的人!」
「啪」的一声,郭淮把手中的棋子打在棋秤上。
「周不疑死了,黄公衡死了,李曼成死了,贾梁道也死了,陛下这些年提拔重用的臣子几乎于一战覆没!按理来说去淮南主持大局的应该是这些人,结果现在却让诸葛孔明领了。据我所知,你这次被派去襄阳,也是因为丞相对司马仲达不满,想让你去牵制一二,好让他的儿子陈含贞独掌大局。你说不蹊跷吗?」
「那你的意思,是谁杀了周不疑?」郭淮抬起眼来盯住吴质。
吴质一阵发毛,不过他此来身负重任,自不会半途而废。他继续答道:「我看,能说出周不疑死讯的人,嫌疑最大。」
「你是说邓士载?」郭淮问道。
「极有可能。」吴质补充说:「你别忘了,邓士载现在家在颍川,他还一度改名邓范,说是致敬丞相家祖文范公,极有可能就是丞相的卒子啊!」
他又说:「周不疑死后,看似是国家亏损,但丞相少掉了一个心腹大患呢!如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