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刘燮(3/4)
便挥手让他们进来。那孩子这才躬身对陈冲施礼说道:“刘燮拜见叔父,今早太学王博士授课,讲多了两刻钟,故而来得迟了。”
这孩子正是大汉大将军刘备的长子刘燮,如今小字阿鉴,匈奴名是莫贺咄。今年他已满十岁,在刘备看来,已是学经明事的年纪。刘备自己武才尚优,文才却是寻常,为了将来考虑,刘备便派人送他到陈冲府中,希望陈冲亲自调教。陈冲自然明白,便让刘燮在府中居住,平时先去太学听经,回府后再加以凋琢。
陈冲指着一个空的胡床对他说:“先坐到荫凉处凉快一下”,又问道:“今日王博士讲了什么?”
刘燮端正回答说:“今日说了《论语》,但多是些空话,无甚意思,不如听叔父讲史。”
陈冲闻之一笑,他说:“我在你这年纪,也觉得无甚意思,但读还是要读的,将来明悟精神,便知其可贵了。”
刘燮与陈冲的长子陈时本是同年出生的同龄人,但此前陈时已经夭折,陈冲一见到刘燮,便难免会想起城下灭门的场景,悔恨之下,继而将刘燮视如己出,每日都要询问学业,传课解惑。可惜刘燮对经学不敢兴趣,常说道:“些许儒术无有甚用,但知道典章、造句就可以了。”陈冲考虑到他未来也做不了经书博士,也不勉强,但也还是让他将四书五经都背熟了,以后总可以陶冶情操。说起来,刘燮之聪颖善悟,绝非寻常学生能相比,陈冲心里还是有些惋惜。
不过他也秉持着因材施教、因玉而琢形的原则,对刘燮善加引导。初时,刘燮受并州武夫和匈奴风气的影响,极为好武,每日都骑马练箭,根本不愿读书。陈冲就跟他说刘邦项羽的争霸故事。
刘燮初时极喜项羽,以为挟弓持矟,跑马厮杀,项羽可谓古今第一。但听到乌江自刎后,陈冲问他:“论武勇,项羽无人可及,为何却落败在高祖手下?”刘燮若有所思,回答说:“高祖皇帝能指挥几十个逊色项羽的大将,但项羽却只有龙且一人,这焉能不败?”自此以后,他虽仍不读经,但也变得爱听陈冲讲史了。
陈冲此时又与刘燮聊了些太学诸事,大体问完后,正要让他去歇息,忽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,使他问刘燮道:“方才我与陶丘公、虞君议论律法,一人说宽,一人说严,阿鉴,你说这新律到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