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孙策立业与袁术乞活(2/4)
郡都还留有不少驻军,合计约有六万。若能运用得当,未必不能东山再起。
然而袁术却无此才能。九江郡位在兖、豫、徐三州之交,是四战之地,所以孙策失无进攻寿春之意。他之本意,实在庐江。而这次布告的意图不过是虚张声势,调虎离山。梁纲一旦率兵出郡,庐江便空虚无主,正中孙策下怀。计策并不巧妙,但袁术已然神志不清,看不出局势了。
等梁纲匆匆率军赶到,孙策恰好自芍陂南岸潜入庐江,与他擦肩而过,进驻六安。并以赵温名义,向庐江各县广发檄文,宣布征讨袁术。檄文之后,孙策盖上破虏将军印,以显示自己乃是朝廷正朔。既有大义名分,又有强军锐士,加之有周瑜乃是庐江大族子弟,有他联络相助,孙策兵不血刃,庐江全郡十四县尽数归降。
在此期间,袁术局促于寿春之中,迟迟不能从汝颍之战的阴影中走出,但周遭形势仍在持续恶化,等到六月末,整个淮南已天翻地覆。
且不说九江上下一片紊乱,盗匪横行,难民失所。西边的孙策入主居巢后,并未停下脚步,而是开始广辟才士,先后征得鲁肃、刘晔、张昭等士子。随后他以周瑜为安丰长,朱治为居巢长,鲁肃为六安长,以二万军众镇守庐江北部,自己则亲率万余军卒,渡江南下,直攻丹阳郡,其宰割江东之志,已昭然若揭。
但这些尚不及徐州白波军。
杨奉在袁术败前,便早早分兵新郑,时刻准备撤军。等到袁术败后,刘备稍有拦截之势,欲在豫州与其会战。但杨奉毫不恋战,按照先前计划渡过洧水,自陈、沛二国向东疾走。两国防御空虚,难阻杨奉分毫。
在归国路上,独孤去卑建议说:“袁术崩解,豫州无主,若得让刘备,徐州受腋肘之逼,亦难图存”,故而在汉军接管之前,亦当“乘利刮民,徙货丰东,稍得西土,以备来岁大战”。
杨奉大以为然,故而沿路遇城池,便入城索取粮草辎重,并胁迫城民东行。武平、苦、谯、临睢、相、铚诸县,无不遭难。等其领兵进驻符离时,挟持黔首多达十万,所获辎重三百余车,途中饿死病死的更是不计其数。
如此骇人听闻的恶行,令中原大为震动。刘备见白波速走,本打算暂时搁置,乘胜先灭袁术。但收到消息后,也不得不调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