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燃文小说> 都市言情> 华娱:高衙内他想当影帝> 第544章: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【5K】(2/8)

第544章: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【5K】(2/8)

仲淹、苏轼、富弼等名臣,都不得不承认“太后临朝十余年,天下晏然”!

    甚至司马光都曾经直言道:

    母后称制,内外肃然;进贤退奸,镇抚中外,于赵氏实有大功。

    能让这些嘴硬的文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,可见刘娥的功绩确实不假。

    当然,刘娥之所以能让这些文人士大夫们心服口服,其实也是对比出来的。

    毕竟谁让真宗皇帝做得太拉胯了呢。

    “天书奇观运动”就不说了,直接就是一场闹剧。

    无力掌控朝政,放纵党争,则更凸显他无能懦弱的本质。

    不过最离谱的是他在位时搞出了一个“澶渊之盟”,又弄出了一个“西夏”之后,竟然还有脸封禅泰山。

    此举不禁让当时的朝野文人大为恶心,甚至就连高飞没穿越那会儿,不少文人大儒对此依旧耿耿于怀。

    毕竟当年儒家可是好不容易才忽悠始皇帝来了一次封禅泰山,让始皇帝变相的给儒家站台,才使得后世帝王自此都有封禅情怀。

    要知道封禅一说本就是源于儒家思想。

    当年始皇帝在位时,百家尚有遗存。

    但唯独儒家认为新皇即位需要建封禅、改正朔、易服色。

    争得就是最高法统的话语权和解释权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齐鲁儒生们会想法设法编造了一个“上古七十二圣王泰山封禅”的说辞。

    只是自从真宗皇帝成功从泰山封禅而归之后,泰山在不少文人心中的光环便破灭了。

    故此在道君皇帝继位之前,大宋民间就已经有不少胆大包天的文人质疑“七十二圣王封泰山”的真实性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闲得没事儿的文人,在查阅了诸般古籍之后发现“七十二圣王封泰山”一说竟然是从秦朝开始才有记载的。

    甚至他们还能精确到具体的年份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“封禅”一说是从秦始皇二十八年,也就是始皇帝第二次东巡的那一年才出现的。

    即便《史记·封禅书》、《论衡》和《韩诗外传》等史料文献记载了“七十二王封泰山”这一说法,但那都是秦朝灭亡之后的古籍。

    所以当发现了这一点之后,漏洞开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