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燃文小说> 历史军事>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> 第92章 太孙大婚(3/4)

第92章 太孙大婚(3/4)

,一下下敲着木鱼,节奏把握依旧很好。

    李青坐在他对面,静静等待。

    一刻钟后,道衍停下,看向李青,“我没病,就是年纪大了,不用费那事儿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能停下功课,可以多活一段时间。”李青道。

    道衍轻轻摇头,只说了句:“习惯了。”

    李青没有再劝,转而和他聊起了家常。

    这位学识渊博,计谋过人的老和尚是真老了,八十多了,即便放在后世,也算得上高寿,他还能拄着拐棍行走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“我这一生,最快乐的时光就是靖难那几年。”道衍发出这样一句感慨。

    李青揶揄:“但愿你这样的人,大明以后再也不要出现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……”道衍笑着点头,随即,又认真道,“即便靖难之役没有你永青侯,我一样能助皇上夺得大宝!”

    “嗯,大师的本事,李某钦佩之至。”人都快死了,李青也不好抬杠,况且,历史上,这位也的确做到了。

    像道衍这样的人,就应该生在乱世,不然,实在是一大祸事。

    ~

    告别了道衍,李青又去了梁国公府。

    蓝玉也老了,身体状态严重下滑,不比道衍好哪儿去,满头的白发,连眉毛都变得花白。

    昔日魁梧的身材,也变得佝偻,甚至有些瘦削。

    两人坐在树下品茗,忆往昔,感慨万千。

    后来,李景隆也来了,这厮毒蛇,没几句话就气得蓝玉暴跳如雷,拿着拐杖敲的他抱头鼠窜。

    李景隆边跑边嚷嚷:“你这不挺能蹦哒的嘛,少拿根拐杖倚老卖老。”

    俩人这一闹腾,时间似乎又回到了当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永乐十五年,六月。

    小麦收割后,已经试种过的永乐米,在山河两省数地种植。

    由于种子缺少,拢共就种了不到数十万亩,但永乐米的种植,无疑是个好兆头,给两地百姓一个盼头。

    因为朝廷已经放出话,三年之内,每人都可以种上永乐米。

    ~

    时间继续过着,红颜也不可避免的逐渐变老,皱纹多了,红袖都有了白头发,还是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